在工业生产、市政工程等诸多领域,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常见却又极具危险性的任务。有限空间通常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,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,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,通风不良,易造成有毒有害、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。为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,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风险,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有哪些呢?
1、风险辨识与评估
对即将开展作业的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辨识。了解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,如硫化氢、一氧化碳等,易燃易爆气体,像甲烷、乙炔,以及缺氧风险。依据空间的用途、历史使用情况、周边环境等因素,评估风险等级,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方案。例如,对于长期储存化学品的地下储罐,重点关注残留化学品挥发形成的有毒有害气体风险;而污水井作业,则要防范沼气积聚引发的爆炸与中毒危险。
2、制定详细作业方案
根据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涵盖作业流程、人员分工、安全防护措施、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的作业方案。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,规定进入有限空间的先后顺序、作业时长、通风换气节点等关键细节,确保作业过程有条不紊。
3、通风换气
在作业人员进入前,务必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。采用机械通风设备,如防爆风机,将新鲜空气持续输送至有限空间底部,驱散积聚的有害气体,同时排出污浊空气。通风时间应根据空间大小、气体积聚程度合理确定,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,并在通风过程中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持续监测,确保空气质量达标。
4、气体检测
使用经校准合格的气体检测仪器,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、可燃气体浓度、有毒气体浓度进行检测。检测点应选取空间内的不同部位,包括底部、中部、顶部等易积聚气体的区域,且在作业过程中定时复测,一旦发现气体浓度超标,立即停止作业,人员撤离,重新通风换气。
5、配备合格防护装备
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装备,如正压式呼吸器,确保在有毒有害环境下能提供清洁空气供应;全身式安全带,防止人员坠落;防静电工作服,避免静电引发易燃易爆气体爆炸;安全帽、防护手套、防护鞋等,全方位防护人员安全。同时,定期检查、维护防护装备,确保其性能完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