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9
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享

在工业生产与市政建设等领域,有限空间作业广泛存在,但其潜在的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,一旦发生事故,便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下面通过几个典型的有限空间事故案例,深入剖析事故原因,从中汲取教训,强化安全意识。

1.png

案例一:污水处理厂中毒事故

某污水处理厂在进行例行的污水池清理作业时,一名工人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便直接进入池中。污水池长期积累的污水产生了大量硫化氢气体,工人刚进入不久便因吸入高浓度硫化氢而昏迷。池外监护人员发现异常后,因未配备专业救援设备且缺乏应急救援知识,贸然进入池中施救,最终导致两人相继中毒身亡。

事故原因分析:首先,作业前风险辨识严重不足,未对污水池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和评估。其次,未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装备,如正压式呼吸器。再者,监护人员缺乏专业培训,不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方法。

案例二:化工企业储罐爆炸事故

一家化工企业在对储存有机化学品的储罐进行维修作业时,未按规定进行通风置换和气体检测。罐内残留的易燃易爆有机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,维修人员在罐内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敲击作业时,产生的火花引发了爆炸。此次事故造成罐内 3 名作业人员当场死亡,周边设施严重受损。

事故原因分析:作业前通风换气和气体检测环节缺失,未将罐内残留的易燃易爆气体排出并确保其浓度处于安全范围。同时,作业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工具,忽视了有限空间内易燃易爆的风险。

案例三:市政工程管道坍塌事故

在某市政工程的排水管道铺设施工中,部分施工人员为赶工期,在未对已开挖的排水管道周边土体进行有效支护的情况下,进入有限空间进行管道连接作业。由于周边土体稳定性差,突然发生坍塌,将正在作业的 5 名工人掩埋。尽管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,但仍有 3 人因被埋时间过长不幸遇难。

事故原因分析: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,未按照施工规范对有限空间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支护和安全评估。同时,在未确保作业环境安全的情况下,盲目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,且缺乏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。

从以上这些惨痛的事故案例中,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性。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,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与评估,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,做好通风换气、气体检测等工作,并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装备。作业过程中,要严格落实人员监护、规范作业流程,加强实时监测与预警。此外,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,配备充足的应急救援装备,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预防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,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。

希望通过这些案例分享,能让更多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和人员引以为戒,切实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,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。


400-030-9949
海南云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
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海南生态软件园B区21栋
关注我们
关注公众号
抖音官方账号
快手官方账号
视频号官方账号
COPYRIGHT
海南云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【企业官网】All right reserved.琼ICP备2024045944号-1